免疫层析法检测CK-MB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

2017-04-14 10:37:11 来源:
分享:

作者:李江 徐杨 武警成都医院检验科 

肌酸激酶同工酶(CK-MB)是急性心肌梗死(AMI)初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。免疫抑制法检测CK-MB活性是许多医院经常使用的方法,但常受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,致使部份结果不准,而选择1种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快速的检测方法对AMI进行初期诊断、减少心肌不可逆损伤具有重要意义。

免疫层析法检测CK-MB是最近几年新兴的定量方法,其结果准确,与化学发光法1致性好,检测比化学发光法更快速,在AMI初期诊断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。本文通过回顾免疫层析法和免疫抑制法同步检测135例胸痛患者的CK-MB,对免疫层析法检测CK-MB在AMI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。  

本研究选择本院2015年135例胸痛患者,平均年龄(65±15)岁,男69例,女66例,其中非AMI患者70例,AMI患者65例,AMI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AMI诊断标准:(1)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;(2)心电图的动态演化;(3)心肌坏死的血清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演化。

对本院135例胸痛患者胸痛12h内和12~24h各采血1次,用免疫层析法和免疫抑制法同步检测CK-MB,超越参考范围为阳性,处于参考范围为阴性,对两种方法各诊断指标进行比较。

结果显示,免疫层析法检测CK-MB诊断AMI敏感度、特异度分别为92.3%、92.9%,免疫抑制法检测CK-MB诊断AMI的敏感度、特异度分别80.0%、81.4%,与免疫抑制法比较,免疫层析法敏感度、特异度、准确度和Youden指数均更高,漏诊率和误诊率更低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见表1。

讨论  

AMI是心内科最多见疾病之1,具有病情不稳定且进展快、并发症多、病死率高等特点,严重危及患者性命。CK-MB、肌红蛋白、肌钙蛋白是初期诊断AMI较好的心肌标志物,肌红蛋白可利用其敏感度高的特点,但特异度较差,在AMI初期,肌钙蛋白特异度和CK-MB没有差异,但敏感度低于CK-MB,CK-MB有高度特异度和敏感度,在AMI初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。

对诊断实验而言,Youden指数越大,诊断价值越高,准确度也是诊断能力的综合指标,从表1可知,免疫层析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,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.3%、92.9%,免疫抑制法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80.0%、81.4%,与文献报导结果1致性好,与免疫抑制法相比,免疫层析法敏感度、特异度、准确度和Youden指数均更高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,说明免疫层析法的诊断价值优于免疫抑制法;免疫层析法漏诊率和误诊率更低,说明免疫层析法可避免更多的漏诊和误诊,本研究免疫层析法漏诊和误诊人数均比免疫抑制法降落1半以上。

免疫抑制法是用抗M亚单位抗体抑制M亚单位活性,测定B亚单位活性,因受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(CK-BB)等干扰,致使特异度降落,误诊率增高,另外,酶从梗死区释放入血,而组织酶进入血循环后产生变性,使部份酶活性丧失,致使敏感度降落,漏诊率增高。

免疫层析法利用CK-MB特异性抗体与CK-MB特异性结合,检测CK-MB,避免了CK-BB、1些药物、蛋白质和影响酶活性检测等因素的干扰,文献报导7.28%的患者出现免疫抑制法CK-MB大于CK的不公道结果,此时1定要斟酌有没有巨CK和CK-BB的存在,需要用免疫层析法等方法进行检测,避免出现CK-MB假性增高结果,给临床造成误诊。

免疫层析法检测CK-MB在AMI初期诊断中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,可大大减少漏诊和误诊人数,结果快速准确,对AMI初期诊断和减少心肌不逆损伤具有重要意义,因此,免疫层析法检测CK-MB在AMI初期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。

来源: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年2月第38卷第3期

分享: